close

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

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秒殺搶購

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醫療保健-疾病百科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

    想了解更多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由肺癌權威專業治療團隊著作的肺癌專書!
    瞭解肺癌,勇敢面對,把握治療契機,逆轉勝!


      在台灣,每四人有一位會死於癌症,
      每五位死於癌症病人即有一位是肺癌,
      衛生福利部統計自2007年起肺癌蟬聯癌症死因的第一位。
      每年超過八千人因肺癌離開人世,亦即有八千個以上的家庭因此大受打擊。

      所幸,目前肺癌已進入由組織型態與基因變異來決定治療方針,且治療肺癌的藥物和策略愈來愈多,肺癌治療已有個人化的傾向。由於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而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大細胞癌;因細胞型別、期別和侵犯的範圍不同,因此治療方式也有極大的差異。所以,病人徹底瞭解所罹患肺癌的期別與相關各項治療方式,有利您與醫師討論相關病情與量身訂「治」肺癌診治照護計劃。

      本書詳盡完整解析肺癌,從分類、原因、篩檢、症狀、診斷、各項檢查、病理與分子診斷、肺癌的分期與治療方法,舉凡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第一代與第二代的標靶藥物治療、健保給付藥物有哪些?基因檢測、到肺癌治療期間的生活照護、復健運動計畫……等,鉅細靡遺解說肺癌的種種。無論是大家關注的標靶藥物的治療,抗藥性及因應對策,或是肺癌定期追蹤計畫與常見檢查項目,最熱門直接決定治療方向策略的肺癌基因檢測,都在書中詳細闡述說明。

      ※肺癌常見警訊症狀──

      ◎ 長期抽菸者,咳嗽不停、咳血、咳嗽型態改變等症狀。
      ◎ 聲音沙啞而無法恢復者。
      ◎ 五十歲以上肺炎反覆出現在同一部位。
      ◎ 肩部疼痛:臂神經叢受到腫瘤壓迫。
      ◎ 上腔靜脈症候群:臉部浮腫、頸靜脈怒張、手臂腫脹、前胸表皮靜脈怒張等症狀。
      ◎ Homer’s syndrome:單側瞳孔縮小、眼瞼下垂、上額頭皺紋消失、半邊臉不流汗等。

      ※肺癌並沒有所謂的典型症狀,上述症狀的出現並不代表一定罹患肺癌。決大多數的肺癌,早期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

    專業推薦

      蕭萬長 前副總統
      楊泮池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臺灣大學校長
      吳成文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陽明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彭汪嘉康 中央研究院院士、雙和醫院榮譽副院長兼癌症中心主任
      林芳郁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陳志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院長
      蔡熒煌 長庚醫院嘉義院區院長
      王正旭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情人湖院區癌症中心主任暨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余忠仁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楊志新 臺大醫學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
      蘇五洲 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楊政達 長庚醫院桃園院區副院長
      賴俊良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作者介紹

    總策劃簡介

    蔡俊明


      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內科教授

      面對肺癌,他絕不放棄任何一絲曙光。

      肺癌權威醫師,診治三十餘年,「以病人最有利的治療」為優先考量,為病人量身訂「治」肺癌診治照護計畫。

    作者群簡介

    台北榮民總醫院肺癌治療團隊


      在台灣,每四人有一位會得癌症,每五位癌症病人即有一位是肺癌,衛生福利部統計自二00七年起肺癌蟬聯癌症死因的第一位。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是台灣肺癌治療量最多的醫院。

      肺癌團隊的醫師成員有胸腔腫瘤科、腫瘤外科、胸腔內科、放射治療科、腦神經外科(鍾文裕主任)、骨外科、復健科(周正亮主任)、病理科、安寧療護(林明慧醫師、楊琪護理師)、中醫(吳大鵬主任)等,其他成員還包括有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以及營養師(楊雀戀主任、吳柏姍營養師)、藥劑師(周月卿主任、林欣怡臨床藥師)。團隊每週一例行開會,不同領域的成員會提供專業的意見,相互討論的同時也為病人做全方位的考量和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是台灣使用標靶藥治肺癌的先驅,台灣第一篇關於肺癌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突變問題的較大規模本土研究結果,就是由北榮在二00三年所發表,為標靶藥物療效的人種差異提出有力證據。

      肺癌多專科團隊核心人員

      召集人 蔡俊明、許文虎
      副召集人 賴信良、吳玉琮
      胸腔內科 李毓芹、蔡俊明、賴信良、陳育民、邱昭華、吳杰鴻
      胸腔外科 許文虎、吳玉琮、黃建勝
      放射科 許明輝、吳美翰、陳俊谷
      病理科 周德盈、葉奕成
      放療科 顏上惠、陳一瑋、藍耿立
      核子醫學科 王世楨、林可瀚、胡蓮欣
      個案管理師 宋易珍、洪秀瑩、廖家苗
     

     

    目錄

    總策劃序 瞭解肺癌‧勇敢面對

    面對癌症‧你絕不孤單
    個案1∥抗癌生死鬥
    個案2∥放手

    PART1建立正確知識.積極面對
    症狀
    Q1:肺癌常見的症狀為何?
    Q2:肺癌一定會出現咳血症狀?
    原因
    Q3:肺癌會遺傳嗎?
    Q4:戒菸便不會罹患肺癌?
    Q5:經常下廚又常吸二手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會比較高嗎?
    Q6:罹癌者(乳癌、大腸癌、食道癌、子宮頸癌)也會是肺癌的高危險群?
    Q7:肺癌與飲食有關連嗎?
    Q8:肺癌會傳染嗎?
    Q9:肺癌患者的免疫能力較差?
    診斷與治療
    Q10:肺部腫瘤不能進行切片檢查,否則癌細胞會加速轉移?
    Q11:血液腫瘤標記檢測是否能偵測肺癌?
    Q12:癌症分期及治療規劃是否有一致的準則?
    Q13:肺癌即便接受治療但延長生命效果仍有限?
    Q14:肺癌治療會很痛苦嗎?
    Q15:肺癌病人治療後是否會罹患其他癌症或再次復發的可能?
    Q16:何謂早期肺癌?
    Q17:何謂晚期肺癌?
    Q18:面對媒體報導最新治療方式應如何看待?
    手術治療
    Q19:肺癌外科手術需住院多久?
    Q20:肺癌外科手術後應注意的事宜?
    化學治療
    Q21: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很難忍受?
    Q22: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Q23:哪些用藥有特定的給付條件?
    標靶治療
    Q24:何謂標靶治療?健保是否有給付?
    Q25:誰,對標靶治療會有較好的反應?
    Q26:標靶治療比較不會出現副作用?效果較佳?
    Q27:標靶治療可以斷根嗎?
    存活率
    Q28:需要在意別人的治療用藥及存活期嗎?
    Q29:肺癌末期一定會很痛苦?
    追蹤
    Q30:肺癌日後追蹤與常見檢查項目有哪些?
    Q31:肺癌手術後或接受藥物治療時,需定期接受電腦斷層、磁振或核子醫學等影像檢查,其輻射量是否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流感疫苗接種
    Q32:肺癌病人是否能接受肺炎與流感疫苗注射?
    關於照顧者
    Q33:剛診斷為肺癌,家屬及病人可能需注意的事情?
    Q34:家屬、朋友至病房探病時應注意哪些事宜?
    Q35:對親友的關心如何回應?
    飲食
    Q36:攝取的食物越營養,腫瘤長得越快?
    Q37:罹癌後吃素有益身體健康?
    Q38:化療期間不能生食,水果一定要買可以剝皮的嗎?
    Q39:水果該怎麼清洗才算洗乾淨?
    中醫
    Q40:肺癌治療若能採中西合併較能發揮效果?
    Q41:百合真的具有潤肺保肺的功效嗎?
    Q42:據說冬蟲夏草、燕窩等可滋陰養肺是真的嗎?
    Q43:有無所謂的養肺的好食材?或保健食品?

    PART2認識呼吸系統
    ‧認識呼吸系統
    ‧認識肺部構造
    ‧呼吸系統健康處方
    專欄:香菸及二手菸對人體之危害——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

    PART3認識肺癌
    ‧肺癌的流行病學∕肺癌的原因∕肺癌的篩檢∕肺癌的症狀∕肺癌的轉移
    專欄:吸菸與肺癌的關聯、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的相關基因、肺癌常見的警訊症狀
    ‧肺癌的臨床分期
    專欄:肺癌臨床分期的意義

    PART4肺癌的檢查與診斷
    ‧痰液檢查
    ‧胸部X光檢查
    ‧支氣管鏡&自體螢光支氣管鏡檢查
    ‧X光&超音波導引支氣管內視鏡切片檢查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專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優勢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
    ‧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術
    ‧胸部.腹部.腦部磁振造影
    專欄:腦部轉移
    ‧認識正子掃描
    ‧認識骨骼掃描
    專欄:骨骼轉移
    ‧血液腫瘤標記檢查

    PART5肺癌的病理與分子診斷
    ‧肺癌病理組織分類——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小細胞
    ‧肺癌之病理學診斷
    ‧肺癌的病理分期
    ‧認識肺癌分子病理診斷
    ‧病理診斷與流程
    專欄: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PART6肺癌的分期與治療
    ‧如何與醫師討論病情——當醫師告知罹患肺癌時;當醫師提供治療方式選項時;與醫師討論手術方式時;面對另類療法時;如何告知醫師所要的需求
    ‧肺癌的治療方式
    專欄:肺癌治療的進步、認識個人化醫療照護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非小細胞癌的治療
    ‧手術治療
    ‧肺癌手術治療之回顧與展望
    ‧放射治療
    ‧新式放射治療技術
    ‧加馬刀治療
    ‧藥物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麻醉性鎮痛劑的使用原則
    專欄:認識維持性治療、標靶治療的抗藥性、何時可以停止治療、
    ‧微創性局部滅除治療
    ‧中醫輔助療法
    ‧西醫觀點談中草藥
    ‧安寧緩和醫療

    PART7肺癌治療期間的照護
    ‧病人與家屬如何面對癌症
    ‧復健治療計畫
    ‧飲食指導
    ‧日常生活照顧
    ‧癌末病人的照顧

    特別收錄
    ‧高齡者治療法
    ‧認識臨床試驗
    ‧認識肺癌治療趨勢
     

     

    總策劃序

    我、肺癌、和我的病人


      一九七八年我在榮總開始住院醫師生涯時,不能手術的肺癌病人超過八成,不管如何治療,存活很少超過半年,往後十多年間並無太大進步。一九八○年代「順鉑」上市,化療病人一面吊著點滴,一面抱著臉盆嘔吐的慘狀記憶猶新。直到新的止吐藥問世,初見化療病人可以邊打針、邊吃飯,覺得不可思議。此時,肺癌病人的存活和生活品質才開始獲得改善。雖然如此,面對存活不及一年的肺癌病人還是充滿挫折。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有機會出國進修,當時有一些不同的次專科可以選擇,我沒有選擇剛起步的「呼吸重症醫療」,而選擇「肺癌」作為對手,是因為它是快速致命的疾病,需要有好的醫療。當時,美國國家衛生院癌症研究所有一組傑出人員對肺癌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很吸引我。彭汪嘉康院士就是其中的成員,承蒙她的介紹,我於一九八五到一九八七年前去進修,學得了利用細胞株進行藥物實驗,回國後發展出藥物併用的實驗模式,奠定了往後選擇藥物治療病人或治療策略的基礎,迄今對大方向的掌控從無失準。回國不久剛好第三代化療藥物(健擇等)進入臨床試驗、上市,接受化療的病人外觀可無異於常人,化療的急性副作用過後,依然可以從事正常的活動,如打羽毛球、跳土風舞、甚或坐打整天麻將。這時候接受治療能超過一年的病人多了起來,令人覺得欣慰。不過當時的多數胸腔科醫師卻投入快速發展中的胸腔急重症,想是醫治危殆病人能立竿見影,更有成就感。

      直到晚近十數年來以細胞型別的不同選擇適當的化療藥物合併抗新生血管藥物並採取維持性治療策略,分子生物學的蓬勃進展和認知,不同標靶的發現以及推陳出新的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迅速出現的藥效和隨後出現的抗藥性是新的震撼),和各種藥物的使用、併用或避用,甚或加上放療或手術治療。這些進步已經讓有和沒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的第四期肺癌病人中位生存期分別突破四年和看上三年,要不是藥費昂貴,分別再延長一年並不困難。我把持的醫療原則是「對病人有益的治療策略要都能用上,有益的藥物要用得久」,肺癌是不是「末期」不再那麼重要,有效的治療才是關鍵。現代醫療的進步雖然使晚期肺癌有慢性病化的演變趨勢,其實不過才剛起步而已,需要更多的努力。第四期肺癌之外,難以切除的局部肺癌的多形式治療(藥物治療、放療或手術間的併用),早期肺癌切除後追加輔助療法,特別是近年來「低劑量電腦斷層」針對高危險族群,如吸菸者和家族史者,發現可手術根除的初期肺癌的功能日漸受到重視。綜合以上的進步,台灣整體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將很快跨過三成。今天,肺癌的醫療吸引更多的醫師投入,儼然是顯學。

      醫學唯一顛撲不破的真理在於竭盡所能造福病患。在台北榮總行醫有得天獨厚之處,除了先進的診斷和治療的儀器設備,榮總有首屈一指的肺癌醫療團隊,包括:胸腔腫瘤科醫師、胸腔科醫師、腫瘤外科醫師、病理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治療科醫師、腦神經外科醫師、骨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安寧療護醫師、中醫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等,大家能多方合作、接力,彼此互動絕佳的提供病人最妥善的醫療照護,盡力解決病人的問題。當原水文化和我們團隊接觸表達希望合作出版《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時,我們義不容辭。書中各章節都由相關專科的醫師撰寫,非常感謝大家能在工作忙碌之餘,分享寶貴的休憩時間完成稿件,也感謝助理林晏伶小姐與出版社之間做了很好的聯繫,同時更要謝謝許多肺癌專家對這本書的推薦。

      醫病關係非常的奇妙,一般以為醫師除了醫病還是老師,最好也是朋友。但是在行醫的過程當中,我從病人和家屬們學到非常多的東西。年輕時以為「視病猶親」是最高的醫療準則,實則不然,帶給自己很多苦痛和沮喪。倒是和病人或病人的家人成為朋友實際多了。我有一些這樣的好朋友,這是很特別的兩位,她們分別寫下〈抗癌生死鬥〉、〈放手〉,分享曾經走過的路,一則理性,一則感性。醫生們都很願意從自己的專業幫助病人,但是有一點醫生絕對做不到,醫生畢竟不是神。行醫生涯中有悲、有歡、有挫折。希望借助這本書讓朋友們多多了解肺癌,降低病人和家屬的疑慮,豐富我們溝通的內涵,一起攜手對抗這個疾病。

      [also to Mom, Rob & Tom]


    蔡俊明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暨陽明大學教授

     

    詳細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vem23329 的頭像
      fovem23329

      博客來網路書店

      fovem23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